3月19日,2021年重慶信息通信業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全面總結2020年和“十三五”時期工作,研究部署2021年重點工作。其中,2021年重慶將新建5G基站2.1萬個,并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加強兩地通信一體化協作,推進親情號碼兩地跨省互設。
2020年,在戰疫情、戰復工、戰脫貧、戰洪水的四重考驗下,全市信息通信業全力應對大戰大考,全年電信業務總量累計達3190.4億元,同比增長22.6%。
具體來看,2020年,重慶通信行業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智戰疫情,僅用20天時間建成繼湖北以外全國第二家省級通信大數據平臺,成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累計發送疫情防控公益短信42億條。
同時,通信行業攻堅克難加快5G建設,全年新建5G基站3.9萬個,提前半年完成全年3萬個建設任務。持續用力夯實網絡基礎,建成千兆示范小區10284個,IPv6活躍用戶超過2838萬,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重慶)直聯城市超過32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頂級節點(重慶)累計標識注冊量達1.04億次。
在服務民生上,寬帶和專線平均降幅達23.24%和20.45%,1小時攜號轉網成功率達99.93%。在網絡信息安全防線建設上,完成310個網絡和系統定級備案調整,網站備案率主體信息準確率位于全國前列;攔截惡意呼叫4億余次,處置詐騙短信321.85萬條、詐騙號碼27.9萬余個。
市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五年持續奮斗,全市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歷史成就。2016-2020年,電信業務總量年均增長77%;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達38.4億G,五年增長30倍;4G基站達15.4萬個,每平方公里4G基站數西部排名第1位;建成5G基站4.9萬個, 5G發展邁入全國第一方陣。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全市行政村通寬帶率、通光纖率和4G覆蓋率均達100%。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重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重慶)、中新(重慶)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等陸續建成開通,為重慶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2021年主要目標是電信業務總量達到3800億元,同比增長20%。重慶通信行業將著力抓好六個方面重點工作。
細分來看,一是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培育發展動能;積極支持西部科學城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
二是以5G發展為牽引,賦能千行百業;新建5G基站2.1萬個,開展5G異網漫游,提升5G服務質量,推動5G在政務、醫療、公安、交通、教育等領域應用。
三是以提升能力為重點,建設信息高地;創建“千兆城市”,開展“雙G雙提”,提升IPv6端到端貫通能力,實施“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
四是以科學規劃為引領,融入全市戰略;科學編制《重慶信息通信業“十四五”規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走深走實,加強兩地通信一體化協作,推進親情號碼兩地跨省互設。
五是以安全保障為基石,穩定發展大局;開展安全整治三年行動,持續推進建立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提升網絡安全防護能力。
六是以人民為中心,提升服務民生水平;推動中小企業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再降10%,加強“攜號轉網”專項監督檢查,推廣“謝絕來電”服務,持續優化適老服務。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李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