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兩江新區正在加快打造空間通信產業高地。4月18日下午,第十五屆中國電子信息技術年會“空間通信”專題分論壇在重慶兩江新區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周志成等國內空間通信領域的專家、青年學者聚集一堂,圍繞空間通信最新技術何發展趨勢進行討論。
“空間通信網絡可以為陸、海、空、天各類用戶和傳感器提供光域覆蓋、高速傳輸、異構互聯、以及移動和固定接入等信息服務。”北京理工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安建平分享主題是《高頻段空間通信組網技術探討》,他認為,建立以衛星編隊、分布式星群、低中高軌衛星等空間平臺為載體的空間通信網絡是我國未來空間通信發展的必然趨勢。
“低軌星座系統是指多個衛星構成的,可以進行實時信息或信號處理,包含星座、地面站、地面運控等在內的復雜航天系統。54所經過近10年研究,已基本突破數百顆規模星座的關鍵技術。”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54所副總工程師孫晨華帶來主題分享《低軌寬帶互聯網發展思考》,她從體系發展總體概況、窄帶移動系統及應用情況、星鏈等寬帶系統發展分析等方面進行分享。
據了解,近年來,兩江新區正加快推進空間事業發展,大力發展航空航天戰略性新興產業。目前,重慶兩江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園已初步搭建通航產業“制造+運營+服務”、運輸航空業動力“整機+零部件”、新型復合金屬材料“研發+制造+供應鏈”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在航天領域,落戶首期投資200億元的全球低軌衛星通信與空間互聯網系統項目,將打造“空中5G”、“鴻雁星座”全球總部,首顆驗證星“重慶號”已發射入軌;落戶兩江新區的重慶郵電大學空間通信研究院將依托重慶郵電大學優質創新資源,發揮對接、集聚和服務相關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共同打造空間通信領域創新示范高地、產業孵化高地和人才培養高地;引進了全國首家民營自研商業火箭重慶零壹空間項目,“重慶兩江之星”火箭已成功實現發射升空。